分类虽难,但不做不行了
尽管垃圾分类能把人逼疯,但还是必须得做。原因没别的,就是不做不行了。
据官方测算,上海目前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超过1公斤,每天垃圾产生总量超过2.6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压缩粉碎处理,每15天上海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出一栋421米高的金茂大厦。
这已经逼近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的极限。
而上海并非是特例。2018年,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城市都已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
城里没地方放,垃圾就被拉到了村里,于是,垃圾处理又出现了新问题——城市垃圾包围农村。
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越来越多的问题让农村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洋垃圾”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垃圾输出,以及背后全球化体系下的层层剥削。如今中国可以将百万吨的洋垃圾拒之门外,但中国内部的垃圾又要如何处理呢?
垃圾围城又围村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垃圾处理不当带来的健康代价也很沉重。
一直以来,中国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主要是以填埋和焚烧为主。以垃圾焚烧来说,其带来的二恶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二恶英排放后可远距离扩散,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破坏人类免疫系统、改变甲状腺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以及生殖功能,甚至是影响人体发育,导致胎儿畸形。
2009年,有媒体曾报道,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附近村落癌症有明显增加。
尽管知道有害,但目前看来,完全不焚烧垃圾并不现实。不过有研究指出,如果我们妥善做好垃圾分类,就能减少垃圾焚烧量,二恶英的致癌率也会明显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在2017年发布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评估报告》显示,根据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据,再结合垃圾焚烧厂公布的二恶英数据以及风向预测全市各落地点浓度计算,结果显示:北京市二恶英可能致癌人数之和为241人/年;假设经过妥善分类,每年致癌人数将降低至182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垃圾分类就是每个人在为自己的健康而战。